2025年教育新视角: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精准把握师幼互动节奏与数字化融合
【本文目录导读】
2025年教育新视角下,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精准把握师幼互动节奏与数字化融合,具体策略如下:
一、精准把握师幼互动节奏
1、尊重孩子的游戏意图:孩子的游戏意图可简单理解为“我想玩”,教师应尊重孩子的游戏意图,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,以孩子在游戏中展现出的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,选取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回应。
2、创造游戏空间:在自主游戏中,为孩子创造游戏空间,提供种类和数量丰富的材料,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。
3、谨慎介入:教师应克制“不教”的冲动,多观察孩子,倘若实在忍不住要介入,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,加入他们的游戏,同时留意观察孩子的情况,如问题处理、人际交往等,灵活调整自己的角色,成为支持者和引导者,介入游戏的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不合适,过早介入可能会干扰孩子的游戏,使他们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;过晚介入,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升级,容易引发安全事故,或者导致孩子放弃游戏。
4、把握介入时机:教师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出介入的时间、方式和策略,在“帮还是不帮”之间找到平衡,可以参考以下介入时机:
第一优先级:出现激烈情绪,发生激烈冲突;无所事事(小班、中班较为常见);遇到困难。
第三优先级(不建议介入):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材料且无问题出现;孩子能够自己解决问题、冲突;孩子顺畅地进行游戏。
在面对必须介入的情况时,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,同时也要观察孩子的游戏意图和进程,在处于第二优先级,特别是第三优先级的介入情况时,应尽量忍耐,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游戏。
5、拓展孩子的游戏:由于孩子的经验有限,游戏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或低水平重复的状况,当孩子求助或游戏无法进行即将放弃时,老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,巧妙地向孩子展示新经验和新想法,具体方式如下:
引入新的材料:当发现孩子在游戏中使用的材料较为单一时,可以增添新的材料,为他们带来全新的灵感,丰富其游戏或创作。
展示新的游戏或创作方式:若孩子的玩法或游戏情节较为单一,可以通过语言或实际操作向孩子展示新的玩法,以拓展孩子的游戏内容,使他们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。
引入其他发展领域的核心经验:例如科学领域中的模式、比较、测量等,但在引入这些核心经验时,必须基于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,不可超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。
二、与数字化融合
1、更新教学理念: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变革力量,主动拥抱数字化教学,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,了解数字化技术如何改变教学模式、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。
2、提升数字技术技能:教师应掌握基本的数字工具和软件,如在线教学平台、多媒体制作工具等,熟练运用数字化辅助教学工具,如智能辅导系统、虚拟实验室等,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。
3、创新教学方法: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,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、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,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,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整合优质的线上教育资源,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,提高教学效果。
4、运用数字化进行评价:教师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、成绩变化等,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,还可以利用智能评价工具对学生的作业、作品等进行自动评价,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。
在游戏活动中,教师应精准把握师幼互动节奏,同时积极与数字化融合,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。